非煤礦山安全績效監控試點成果報告
時間:2019-06-03 15:08:03 作者:本站編輯
【字體:大 中 小】
自2014年3月份起,中歐高危行業職業安全與健康項目(簡稱中歐項目)在非煤礦山行業重點開展了隱患排查與安全績效監控試點工作。試點以北京水泥廠鳳山礦、首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為主,引進歐盟Emeri隱患排查與安全績效監控法(以下簡稱Emeri績效監控法),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研討、培訓指導、試點應用等工作,同時在同煤集團開展了有關實驗性培訓活動。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F將有關試點成果匯報如下:
一、實施屬地管理,安全管理實現重心下移
在實施Emeri績效監控法之前,試點企業和國內其他大多數礦山企業一樣,采取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方式,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責任,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只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一方面造成安全管理部門任務繁重、壓力過大,但效率低下,深感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難以有效落實,不能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企業安全管理只是采取簡單直接的強壓管理方式,班組、工人始終處于被監督的地位,參與度不足,積極性不夠。依然存在“重生產、輕安全”問題。以試點企業北京水泥廠鳳山礦為例,該礦只有3名安全管理專職人員和7名兼職安全員,很難對全礦3個車間所有工作場所進行經常性的全覆蓋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能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崗位層面,雖然相關制度規定基層車間、班組負有安全責任,但責任不清,工人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實施Emeri績效監控法后,中歐專家為試點企業提供了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實踐做法,轉變管理方式方法,將安全管理重心下移至車間、班組,有效發揮屬地管理效能。要求各車間、班組負責各自生產區域,主動查找并整改隱患,承擔起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礦安全管理部門檢查工作量大幅降低,隱患整改通知單較之前減少近三分之一,但工作現場環境卻得到明顯改觀;另一方面礦生產、運輸、維修等其他管理部門各自承擔起分管車間、區域的安全工作,實現齊抓共管的局面。各車間、班組真正成為了工作場所隱患排查整改的“最前線”,積極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此外,為了將歐盟方法與具體實際有效結合,各車間還結合各自生產工藝特點,組織班組對“Emeri績效監測表”進行完善優化,同時將“Emeri績效監測表”懸掛在醒目位置,便于工人使用。
二、全員參與,隱患排查能力顯著提升
試點過程中,我們先后組織中歐專家對試點企業分批次開展了全員培訓。一是首先加強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尤其是“一把手”的安全意識,使企業決策層、管理層真正意識到目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Emeri績效監控法實施對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作用意義。Elmeri績效監控法以班組安全生產建設為著力點,是實現班組達標、崗位達標的有效工具,保障安全標準化工作分解落實到班組、崗位,有力夯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基礎。同時Elmeri績效監控法的使用可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參與積極性,使隱患排查實現常態化機制;鶎影嘟M能夠認真對照績效監測項目查找隱患。隱患排查工作徹底實現實時、全覆蓋、無死角。而且,班組由于最熟悉自己的工作場所,因而可以提出最具針對性的隱患治理措施。試點企業高度重視Emeri績效監控法,專門召開動員會研究部署方法實施計劃并落實具體部門負責。北京水泥廠鳳山礦先后召開了3次會議進行動員并布置實施,指定礦安全科為牽頭單位具體組織實施。
二是培養一批師資型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主要涵蓋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各部門、車間負責人等,成為企業長期持續實施Emeri績效監控法的“傳幫帶者”。三是開展全員培訓,普及方法的學習與掌握。中歐項目在北京水泥廠鳳山礦先后組織5批人員參加培訓,同時該礦還自行組織了3期培訓,共110余名班組人員參加培訓。
通過全員培訓,有效提升了試點企業各層面的安全意識和隱患排查能力,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隱患排查體系。班組層面基于“Emeri績效監測表”定期開展崗位隱患排查,并自行整改“班組級”隱患;車間層面負責匯總“Emeri績效監測表”,上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并整改“車間級”隱患;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統計分析,得出本階段各車間的安全指數,并向企業主管領導匯報本階段各車間安全指數及企業整體安全水平,同時提出安全績效監測中發現的問題,供企業決策層、管理層討論,提出解決方案。試點企業首云礦業公司自2014年5月起在其全部7個廠礦車間實施歐盟績效監控法,班組每周進行對本班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檢查,至2014年12月底,累計共查出21346處“不正確項”。經過對不正確項逐一進行整改,工作現場安全狀況得到大幅度改善,“不正確項”逐月減少,從2014年5月份的3075項降至12月份的1879項。
三、加強事件管理,事故防范水平明顯提升
在安全管理上,礦業發達國家,例如美國、英國、南非、澳大利亞普遍采用風險管理模式,重視事前預防,將管理重心放在未遂事件(near miss)上,而我國大部分礦山企業卻依然停留在基于事故經驗總結的安全管理階段,對未遂事件不加重視,導致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水平較低,無法做到標本兼治、關口前移。Elmeri績效監控法是一種基于風險管理思想、通過加強事件管理提升事故防范水平的安全管理工具。
為充分保障Elmeri績效監控法的實施,試點企業充分借鑒歐盟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做法,建立了相應的激勵機制,改變傳統的以罰款為手段的問責機制,采用以正向激勵為主、鼓勵職工報告隱患、事件(near miss)的管理方法,極大提高了廣大基層工人的積極性,保障歐盟方法的有效落實和順利實施。北京水泥廠鳳山礦每季度對Elmeri績效監控法的實施進行評估,評選出應用較好的班組,從安全生產保衛獎中獎勵車間管理人員100-600元,獎勵班組每個人210元。這項措施有效地激勵車間、班組成員更加積極地觀察、識別、排查、整改工作現場的安全隱患,推動現場安全生產水平邁向新臺階。
四、實現量化評估,促進作業場所安全持續改進
Elmeri績效監控法實現了隱患排查工作績效的量化評估,有助于決策層、管理層實時掌握部門、車間、班組每周、每月、每季度安全生產發展趨勢,并可以對部門、車間、班組之間的隱患排查工作成效進行比較。首先Elmeri績效監控法在1頁A4紙表格中,將不同行業工作場所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歸納為7大類,每類安全隱患還包括若干觀察項目共17項,涉及人、機、環、管等各個方面,涵蓋了工作崗位的安全與健康全部事項。使用過程中,根據表格逐項觀察,發現正確項與不正確項,計算安全分值,形成安全趨勢圖。
根據班組、車間安全趨勢圖,企業決策層、管理層可明晰企業各車間、班組當前安全狀況,及時調整安全管理重點,改進安全發展方向。同時針對基層班組、車間反應出的問題,決策層、管理層有針對性的調整安全投入,有效落實隱患整改,降低職業危害。例如在北京水泥廠鳳山礦,碎運車間職工使用Elmeri績效監控法查出粉塵濃度超標后,礦領導經過研究,投入256萬加裝了先進的粉塵防治裝置,將粉塵濃度控制在國家標準規定的濃度范圍內,消除了職工的職業病危害;在首云礦業公司,針對職工在績效檢測過程中反映出的工作場所噪聲問題,公司管理層安排測量人員對現場及值班室的噪聲值進行了檢測,發現值班室的噪聲值76分貝,室外噪聲值92分貝,雖然已為職工配備了護耳器,但為進一步改善職工作業環境,公司安排人員對值班室進行了降噪處理,投入10余萬元加裝了隔音玻璃和隔音門,在原基礎上又降低了15分貝。
一、實施屬地管理,安全管理實現重心下移
在實施Emeri績效監控法之前,試點企業和國內其他大多數礦山企業一樣,采取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方式,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責任,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只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一方面造成安全管理部門任務繁重、壓力過大,但效率低下,深感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難以有效落實,不能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企業安全管理只是采取簡單直接的強壓管理方式,班組、工人始終處于被監督的地位,參與度不足,積極性不夠。依然存在“重生產、輕安全”問題。以試點企業北京水泥廠鳳山礦為例,該礦只有3名安全管理專職人員和7名兼職安全員,很難對全礦3個車間所有工作場所進行經常性的全覆蓋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能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崗位層面,雖然相關制度規定基層車間、班組負有安全責任,但責任不清,工人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實施Emeri績效監控法后,中歐專家為試點企業提供了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實踐做法,轉變管理方式方法,將安全管理重心下移至車間、班組,有效發揮屬地管理效能。要求各車間、班組負責各自生產區域,主動查找并整改隱患,承擔起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礦安全管理部門檢查工作量大幅降低,隱患整改通知單較之前減少近三分之一,但工作現場環境卻得到明顯改觀;另一方面礦生產、運輸、維修等其他管理部門各自承擔起分管車間、區域的安全工作,實現齊抓共管的局面。各車間、班組真正成為了工作場所隱患排查整改的“最前線”,積極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此外,為了將歐盟方法與具體實際有效結合,各車間還結合各自生產工藝特點,組織班組對“Emeri績效監測表”進行完善優化,同時將“Emeri績效監測表”懸掛在醒目位置,便于工人使用。
二、全員參與,隱患排查能力顯著提升
試點過程中,我們先后組織中歐專家對試點企業分批次開展了全員培訓。一是首先加強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尤其是“一把手”的安全意識,使企業決策層、管理層真正意識到目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Emeri績效監控法實施對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作用意義。Elmeri績效監控法以班組安全生產建設為著力點,是實現班組達標、崗位達標的有效工具,保障安全標準化工作分解落實到班組、崗位,有力夯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基礎。同時Elmeri績效監控法的使用可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參與積極性,使隱患排查實現常態化機制;鶎影嘟M能夠認真對照績效監測項目查找隱患。隱患排查工作徹底實現實時、全覆蓋、無死角。而且,班組由于最熟悉自己的工作場所,因而可以提出最具針對性的隱患治理措施。試點企業高度重視Emeri績效監控法,專門召開動員會研究部署方法實施計劃并落實具體部門負責。北京水泥廠鳳山礦先后召開了3次會議進行動員并布置實施,指定礦安全科為牽頭單位具體組織實施。
二是培養一批師資型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主要涵蓋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各部門、車間負責人等,成為企業長期持續實施Emeri績效監控法的“傳幫帶者”。三是開展全員培訓,普及方法的學習與掌握。中歐項目在北京水泥廠鳳山礦先后組織5批人員參加培訓,同時該礦還自行組織了3期培訓,共110余名班組人員參加培訓。
通過全員培訓,有效提升了試點企業各層面的安全意識和隱患排查能力,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隱患排查體系。班組層面基于“Emeri績效監測表”定期開展崗位隱患排查,并自行整改“班組級”隱患;車間層面負責匯總“Emeri績效監測表”,上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并整改“車間級”隱患;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統計分析,得出本階段各車間的安全指數,并向企業主管領導匯報本階段各車間安全指數及企業整體安全水平,同時提出安全績效監測中發現的問題,供企業決策層、管理層討論,提出解決方案。試點企業首云礦業公司自2014年5月起在其全部7個廠礦車間實施歐盟績效監控法,班組每周進行對本班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檢查,至2014年12月底,累計共查出21346處“不正確項”。經過對不正確項逐一進行整改,工作現場安全狀況得到大幅度改善,“不正確項”逐月減少,從2014年5月份的3075項降至12月份的1879項。
三、加強事件管理,事故防范水平明顯提升
在安全管理上,礦業發達國家,例如美國、英國、南非、澳大利亞普遍采用風險管理模式,重視事前預防,將管理重心放在未遂事件(near miss)上,而我國大部分礦山企業卻依然停留在基于事故經驗總結的安全管理階段,對未遂事件不加重視,導致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水平較低,無法做到標本兼治、關口前移。Elmeri績效監控法是一種基于風險管理思想、通過加強事件管理提升事故防范水平的安全管理工具。
為充分保障Elmeri績效監控法的實施,試點企業充分借鑒歐盟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做法,建立了相應的激勵機制,改變傳統的以罰款為手段的問責機制,采用以正向激勵為主、鼓勵職工報告隱患、事件(near miss)的管理方法,極大提高了廣大基層工人的積極性,保障歐盟方法的有效落實和順利實施。北京水泥廠鳳山礦每季度對Elmeri績效監控法的實施進行評估,評選出應用較好的班組,從安全生產保衛獎中獎勵車間管理人員100-600元,獎勵班組每個人210元。這項措施有效地激勵車間、班組成員更加積極地觀察、識別、排查、整改工作現場的安全隱患,推動現場安全生產水平邁向新臺階。
四、實現量化評估,促進作業場所安全持續改進
Elmeri績效監控法實現了隱患排查工作績效的量化評估,有助于決策層、管理層實時掌握部門、車間、班組每周、每月、每季度安全生產發展趨勢,并可以對部門、車間、班組之間的隱患排查工作成效進行比較。首先Elmeri績效監控法在1頁A4紙表格中,將不同行業工作場所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歸納為7大類,每類安全隱患還包括若干觀察項目共17項,涉及人、機、環、管等各個方面,涵蓋了工作崗位的安全與健康全部事項。使用過程中,根據表格逐項觀察,發現正確項與不正確項,計算安全分值,形成安全趨勢圖。


根據班組、車間安全趨勢圖,企業決策層、管理層可明晰企業各車間、班組當前安全狀況,及時調整安全管理重點,改進安全發展方向。同時針對基層班組、車間反應出的問題,決策層、管理層有針對性的調整安全投入,有效落實隱患整改,降低職業危害。例如在北京水泥廠鳳山礦,碎運車間職工使用Elmeri績效監控法查出粉塵濃度超標后,礦領導經過研究,投入256萬加裝了先進的粉塵防治裝置,將粉塵濃度控制在國家標準規定的濃度范圍內,消除了職工的職業病危害;在首云礦業公司,針對職工在績效檢測過程中反映出的工作場所噪聲問題,公司管理層安排測量人員對現場及值班室的噪聲值進行了檢測,發現值班室的噪聲值76分貝,室外噪聲值92分貝,雖然已為職工配備了護耳器,但為進一步改善職工作業環境,公司安排人員對值班室進行了降噪處理,投入10余萬元加裝了隔音玻璃和隔音門,在原基礎上又降低了15分貝。
附件1
Elmeri績效監控法觀察項目及表格格式
車間: 班組: 姓名:
觀察區域: 日期:
Elmeri績效監控法觀察項目及表格格式
車間: 班組: 姓名:
觀察區域: 日期:
觀察項目 | 正確 | 合計 | 不正確 | 合計 | 備注 |
安全行為 | |||||
1. 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不冒險作業 | |||||
整潔有序程度 | |||||
2. 工作臺、貨架、支架、表面 | |||||
3. 地面及站臺 | |||||
工作場所設計 | |||||
4.人行道及行車線路 | |||||
5.頂板及墻體支撐、無浮石 | |||||
6. 高處作業墜落防護 | |||||
7. 緊急出口 | |||||
機器及供電 | |||||
8. 生產機器 | |||||
9. 運輸及提升設備 | |||||
10. 供電 | |||||
人體工程學 | |||||
11. 人工搬運物料、工作姿勢 | |||||
工業衛生 | |||||
12. 噪聲 | |||||
13.. 照明 | |||||
14. 通風、空氣質量及熱條件 | |||||
15. 化學品及爆炸品 | |||||
急救及滅火器 | |||||
16. 急救設備 | |||||
17. 滅火器 | |||||
總計: | 總計: | ||||
安全指數= | 正確項 --------------------------------- x 100% 正確項 + 不正確項 |
Elmeri績效監控法觀察項得分標準
觀察項 | 判定標準 |
安全行為;在觀察區對每名工人作一項觀察 | |
1. 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不冒險 | 工人佩戴了所有必需的個人防護用品,沒有進行任何明顯的冒險作業(比如,把安全設備拿開、維修運轉中的設備、以不恰當的速度操作設備、在非吸煙區吸煙)。 |
秩序和整潔程度;對每個觀察區作兩項觀察 | |
2. 工作臺、貨架、支架、表面 | 秩序良好、沒有存放不必要的物體、建造堅固、安全。 |
3. 地面及平臺 | 整潔、整齊、秩序良好、無油/水等。 |
工作地點設計;每個觀察區作四項觀察 | |
4. 走道和行車線路 | 寬度足夠、有標志、需要的地方行人和車輛分開、地面狀況良好。 |
5. 頂板及邊幫支護、無浮石 | 頂板及邊幫支護良好、無浮石。 |
6. 墜落保護及高處作業 | 垂直梯、平臺和樓梯有合適的安全扶手。梯子、腳手架或移動升降平臺固定良好。 |
7. 緊急出口 | 安全出口作好了標志。 |
機器及電源;每個觀察區作三項觀察(或者,每臺機器作一項觀察) | |
8. 生產機器 | 機器防護裝置、控制裝置和緊急停車按鈕處于良好狀態、標記準確,有合適的安全標志。 |
9. 運輸及提升設備 | 沒有可見的碰撞損壞,照明良好,底座和底座安全帶良好,視覺輔助裝置(鏡子、攝像機)良好、司機室玻璃清潔干凈、司機室地面整潔,沒有過量煙霧。 機器防護裝置、控制裝置和緊急停車按鈕處于良好狀態、標記準確,有合適的安全標志。 提升鋼絲繩等定期檢查,狀態良好。 |
10. 電源 | 電氣及其他任何電源安裝正確,狀態良好。配電箱上鎖,做好了標記。 |
人體工程學;觀察區的每個工作作一項觀察 | |
11. 人工搬運材料、工作姿勢 | 沒有人工提升、推拉重物作業。作業以人體舒適的姿勢進行。 |
工業衛生及爆炸性物質;每個觀察區作四項觀察 | |
12. 噪聲 | 噪聲低于限制值、例如,生產區的噪聲不超過85 dB(A),無脈沖噪聲。 |
13. 照明 | 照明充分、無眩光。 |
14. 通風、空氣質量及熱狀況 | 通風充分?諝飧蓛粜l生。溫度、濕度、空氣流速適當 |
15. 化學品及爆炸性物質 | 危險、可燃、爆炸性物質存放、標記、處理適當。其包裝、箱子和管路未損壞;瘜W品搬運安全、清潔。 |
急救包及滅火器;對觀察區的急救包和滅火器分別作一項觀察 | |
16. 急救包 | 所有必需的急救器材在附近備用充足 |
17. 滅火器 | 有標志,經過檢查,易于接近、使用 |